Autodesk 于 2025 年 4 月发布的 AutoCAD 2026 引入多项革命性更新:
- AI 驱动的智能设计:通过 Autodesk AI 实现智能块(Smart Blocks)功能,可自动识别图形中的重复元素并转换为参数化块,支持机器学习推荐替换块,显著提升设计效率。此外,对话式 AI 助手 Autodesk Assistant 能直接生成设计建议和代码片段,例如自动生成 LISP 程序以删除选定图层。
- 协作与工作流优化:与 Autodesk Docs 深度集成,支持多用户实时标记协作,标记可自动同步至 DWG 文件的 “跟踪” 图层。文件打开速度提升 11 倍,启动时间缩短 4 倍,尤其适合处理大型装配体文件。
- 行业专业化工具:新增 ArcGIS® 基准地图,可直接在设计中嵌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地理信息;Raster Design 工具集优化了光栅图像矢量化流程,处理效率提升 48%。
达索系统的 CATIA 在 2025 年聚焦高端制造领域,推出以下创新功能:
- 参数化纹理与曲面设计:新增多面片直接分 UV 功能,无需展平操作即可实现复杂曲面的纹理建模,尤其适用于汽车内饰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。软参数化 CAS/Class-A 工具支持全局动态调整,满足 A 级曲面 G3 连续性要求。
- 逆向工程自动化:数字曲面编辑器(DSE)和快速曲面重构(QSR)工具链将传统逆向流程从数周缩短至数天,通过点云数据生成高精度三角片体,误差控制在 0.01mm 以内。
- 物理级渲染验证:集成交互式光线追踪引擎,支持虚拟样车阶段的物理灯光仿真,可模拟实车光照效果,减少物理样件制作成本。
SolidWorks 2025 重点优化了云协作和仿真分析功能:
- PDM 系统升级:支持缓存修订版本的快速访问,用户可直接获取指定版本的设计数据,避免版本混乱。装配体结构可视化工具帮助团队更清晰地理解设计层级关系。
- 电气设计集成:改进 3D 线束布线功能,支持从电气原理图直接生成三维线束路径,并与机械设计实时同步,减少跨专业协作的错误。
- AI 辅助仿真:Simulation 模块引入机器学习算法,可预测材料疲劳寿命和结构应力分布,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简化复杂模型的分析流程。
- 浩辰软件:其自主研发的 “中国芯” 内核实现 2D/3D 设计全流程自主可控,与江苏北人合作打造的数字化工厂案例中,通过浩辰 CAD 机械版的二次开发,实现焊接夹具设计效率提升 30%,并打通设计 - 工艺 - 生产全链路数据。
- 华天软件:三维 CAD 平台 CrownCAD 基于云架构支持多人实时协作,已在石化行业实现大型设备的云端协同设计,减少 70% 的本地硬件投入成本。
- 市场数据:2024 年中国 CAD 软件市场规模达 60.7 亿元,国产厂商中望软件、浩辰软件在 2D 领域的市占率接近 10%,3D CAD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。
- 政策驱动:“中国制造 2025” 和 “十四五” 规划将工业软件列为战略产业,地方政府如山东省通过产业园建设推动产学研用协同,沈阳等地计划在 2025 年设立工业软件专项扶持基金。
- CCF CAD/CG 2025:将于 8 月在烟台召开,聚焦图形学与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、元宇宙等前沿领域,预计发布百余篇高水平论文及行业白皮书。
- 第十届中国图学大会:9 月在武汉举办,主题为 “智算共生▪图启新篇”,将探讨 AI 生成设计(AIGD)、具身智能与 CAD 的交叉应用。
- AI 深度赋能:除 AutoCAD 的智能块外,第三方工具如 CADGPT 2025 可生成 LISP 代码、自动解析设计规范,并支持多语言翻译,例如将中文设计说明转换为符合 ISO 标准的英文文档。
- 开源生态崛起:LibreCAD v2.2.1 新增抛物线图元、改进 RTL 文本支持,并推出原生 64 位 Windows 版本,处理大型 DXF 文件的内存占用降低 25%。
- 汽车行业:CATIA 的物理灯光验证技术帮助某新能源车企将样车研发周期缩短 40%,浩辰 CAD 在江苏北人的机器人产线设计中实现图纸打开速度提升 5 倍,减少闪退问题。
- 模具制造:华天软件的 SINOVATION 三维 CAD 与仿真工具集成,使某模具企业的注塑模设计精度提升至 0.005mm,试模次数减少 60%。
- BIM 深化应用:AutoCAD 2026 的 Markup Import 功能可直接导入 PDF 标记,并通过 AI 解析 “移动”“删除” 等指令自动更新图纸,在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节省 30% 的图纸修订时间。
- 地理设计:ArcGIS 基准地图与 AutoCAD 的集成,帮助某市政设计院在城市规划中快速叠加地形、交通等多源数据,方案生成效率提升 50%。
- 国际厂商仍主导高端市场,Autodesk、达索系统在航空航天、汽车领域的复杂建模市场占有率超 80%,但国产软件在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上优势显著。
- 云化订阅模式(SaaS)成为主流,AutoCAD、SolidWorks 等均推出灵活的订阅方案,中小企业采购成本降低 40%。
- 中国计划在 2025 年制定工业软件兼容性国家标准,推动 CAD 与 PLM、ERP 系统的数据互通,浩辰、中望等企业参与起草相关规范。
- 欧盟《数字产品护照》法规要求 2027 年起所有工业品需附带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,驱动 CAD 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- LibreCAD v2.2.1:新增抛物线绘制、RTL 文本支持和 64 位 Windows 版本,支持从 DXF 文件批量导出 CSV 数据,适合教育机构和中小型企业。
- FreeCAD 0.22:开发团队正在集成 AI 驱动的参数优化功能,预计 2025 年底发布测试版,支持自动调整机械零件的公差以满足制造要求。
- 达索系统的 3DExperience 平台已支持 VR 环境下的设计评审,工程师可通过 Meta Quest Pro 头显沉浸式查看 CATIA 模型,实时标注修改意见。
- 国内厂商如中望软件正在研发 AR 辅助装配系统,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实体零件,自动显示对应的 CAD 模型叠加层,指导工人完成高精度装配。
2025 年 CAD 领域呈现 “AI 赋能、云化协同、国产替代加速” 的特征,国际巨头通过 AI 和仿真技术巩固高端市场,国产厂商在自主内核和行业定制化上取得突破。政策支持与开源生态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技术普惠,而 AR/VR、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融合将重塑设计协作范式。建议关注 AutoCAD 2026 的 AI 工具、CATIA 的物理级渲染、国产 CAD 的行业解决方案,以及 CCF CAD/CG 等行业会议发布的前沿成果。